在日常生活中,常常聽到“智能家居”這一詞了,不僅如此,越來越多的人過上了智能家居生活。人們通過手機或者語音盒就可以遙控家中的智能家電,盡享便利、愜意的居家生活,同時,也因為有了各種智能安防產品帶來的安全感,人們可以生活得更加安心無憂。
恩嘉智能家居帶您了解智能家居的發展史:
當然,智能家居發展到如此繁榮的今天,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是人們一直以來都不懈努力去追求的一個夢想,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紀30年代。正是有了那些曾經瘋狂、顛覆的想法,才促成了今天的智能新生活。下面,一起來和小編扒一扒智能家居的發展史,看看人類是經過怎樣的努力,才享受到了如今美好愜意的生活。
1932年,芝加哥世界博覽會上出現了一個奇葩的展示品: Alpha機器人,事實上,它可以說是史上第一-款具有智能家居概念的產品。這個實際上并不能自由移動的機器人,具有回答問題的能力,在當時無疑是極為聰明、智能的。從某種程度上來說,Alpha 機器人是智能家居開始萌芽的標志,它的出現也表明了一一點,機器人助手的概念并非不可行。
1939年,紐約世博會,Elektro機器人亮相,這個由美國西屋電氣公司設計的家居機器人,身高約2. 1米、重120公斤,具有人形外觀和語音識別系統,并且能夠說出大約700個單詞,能播放唱片、還能抽煙、吹氣球,相比AIpha機器人無疑更為先進。雖然它無法走入千家萬戶成為機器人管家,但無疑也是智能家居歷史上重要的一員。
1950年,機械奇才Emil Mathias提出了一個被稱為“按鈕莊園”的智能家居概念,他在設計中使用了一個按鈕來控制所有的設備,比如風電咖啡研磨機、智能梳妝臺和智能窗戶等等。這個概念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是,當時的人們并不認為這個瘋狂的概念可以成為現實。
?1957年,迪士尼與孟山都公司合作,創造了夢幻的“孟山都的未來之家",整個房屋幾乎都使用塑料制成,屋內具有超聲波洗碗機、免提電話、智能接收器、自動化水龍頭(可根據身高自動調整高度),吸引了眾多游客。雖然刺鼻的塑料味無法使其成為現實,但已經頗具智能家居雛形。
?1967年,福特汽車公司制作的一部影片《1999 AD》,影片表達了當時對未來家居的憧憬。從這段影片中我們看到了不少有趣的想法,包括了網上購物、電子銀行、電子郵件、智能烤箱等。在當時來說,這些想法非常超前了。
?1985年,Kiss immee世外桃源,看上去非常像科幻電影中外星人居住的房子,被世人稱為“未來屋 。它由巨大的塑料充氣球構成,外面被噴上快速固結的聚氨酯泡沫體。房子有一個中央計算機控制,可以控制環境照明、房屋安全等。
?1999年,微軟發布了智能家庭的宣傳片,基本上成功預測了目前物聯網智能家庭的形態。跟現在的智能家居不同的是,宣傳片中是以PC為主角,而現在的智能家居卻是以智能手機為主。
2007年,?一對來自比利時布魯塞爾的父子,Maurice Belien和Frank Beien創建 了名為Liv ing Tomorrow的智能家居展示館。在展示館里,超過70家不同的科技家居公同共同協作,共同創建了-一個經典歐式風格、充滿未來技術的智能家居空間。通過墻.上的觸摸屏,用戶可以控制一切家電,并進行娛樂和購物。
時至今日,智能家居經過了多年的發展,智能化家居已成為全球市場主流。目前,在我國市場上已有不少關于智能家居解決方案。可以看見,我國智能家居的發展形勢良好,智能家居普及率將越來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