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國家統計局公布了5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數據。
其中的限額以上單位銷售額分項數據顯示,5月份,全國限額以上單位銷售的家具總額為134億元,同比去年5月增長3%。
這是疫情發生以來,家具業能聽到的最好的關于市場的消息。
自疫情發生以來,家具業的銷售受到重創。雖然5月單月實現了正增長,但是加上前4個月的損失,一至五月家具業銷售累計下降了17.5%。
1、市場出現全面復蘇
統計數據顯示,市場的復蘇是全面的。
就5月單月而言,汽車作為涉及金額巨大的消費類目,銷售同比增加3.5%,單月銷售額達3376億元;與家具業相關的建筑及裝潢材料類銷售額146億元,同比增長1.9%。增速遠超家具的有糧油食品、飲料、煙酒、化妝品、日用品、家用電器和通訊器材等。
最不幸的還是餐飲業。餐飲業5月單月下跌18.9%。
這些數字顯示5月份經濟整體向好,家具業緩慢復蘇。
而作為家具業長期發展基礎的房地產銷售傳來好消息。
單看5月數據,當月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約1.47億平方米,相較于2019年5月的1.34億平方米上漲了9.66%;全國商品房銷售額約1.44萬億元,相較于2019年5月的1.26萬億元上漲了14.04%。
有了房屋的銷售,才有家具銷售的跟進。房地產業的健康發展,是家具業長期發展最堅實的基礎。
2、微觀層面印證數據增長
國家統計局的數字反應了全國經濟的全面情況,而在微觀方面,家具業的復蘇跡象也非常多。
就連疫情重災區的武漢,也有消息稱部分家具商場人流量恢復到去年同期的九成。為了防疫生產兩不誤,有的商場不得不控制顧客進場流量。
在南方的東莞,名家具展組委會應急切上新家具的家具經銷商的需求,連開了兩場廠商對接會。不少家具銷售商表示,市場恢復得很快,他們對家具新品的需求很迫切。
有家具廠家表示,5月的市場銷售已經超過去年同期。
在北方,部分展會已經在舉辦中;有的家具展基本確定了今年的展會時間,展開了展前宣傳;有的地方甚至準備逆勢開啟全新家具展會。
我們也注意到,一些實力雄厚的家具企業,已經開始了新的市場布局。
種種跡象匯聚成了家具業疫后群體進取的圖景。
3、年內及明年家具銷售增長前景樂觀
海外疫情仍然處在高位,國內出現了北京的疫情突發,北京的疫情防控逐日加碼。航班及跨省市客運班車都受到影響。北京疫情防控形勢看來十分嚴峻。
不過根據今年國內疫情防控的經驗,疫情在國內大規模重新爆發的可能性極低,經濟延續當前的復蘇態勢的可能性極大。
今年1至4月,家具需求受到了嚴重的壓抑,好在第一季度在往年就是家具銷售的淡季,部分減少了疫情沖擊的影響。
4月大部分家具商場開門營業,5月家具銷售轉向正增長,可以說是家具業非常難得的一個好局面。在大疫之年,家具行業人士應該珍惜這來之不易的防疫成績,為全年業績的完成進行更多的努力。
2020年雖然遇到了新冠疫情,但是好消息是今年預計勞動力人口不會大幅減少,明年勞動力人口甚至可能略有增加。
這是因為三年自然災害導致的出生人口連續三年的減少,從去年至明年,這些人進入退休年齡。退休與新晉勞動力人數大體相當,導致2019至2021年這三年的市場穩定因素增加。今年下半年與明年全年是一個難得的市場喘息期。
而從2022年開始,因為出生高峰期的人口開始退休,市場將迎來一個漫長的勞動人口凈減少期,市場上的活躍買家減少,商家競爭壓力將大幅增加。
當然,勞動人口的減少也會倒逼勞動者收入增加。這是一個正面的影響。
總之,在經歷一個極為短暫的市場穩定期之后,我們將會看到2022年及以后的市場會出現更加劇烈的變革需求。
中國經濟正處在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從一萬美元的關鍵點位,向人均三萬美元攀升的漫長爬坡期的起點。
在這樣的歷史時期,家具業的分層、分化,模式創新,甚至生產基地的部分外遷,都是合情合理的。
但是可以確定的是,中國家具市場的未來,不會是任何一個現有國家的市場模式,而會是一個全新的市場模式。這是由中國全球唯一超大規模經濟體的現實決定的。
在未來家具業的版圖上,只缺人才,不缺市場。(來源:第一家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