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購鋼制家具,不到龐村不下單!”這是記者在河南省洛陽市伊濱區龐村鎮采訪時,聽到最多的一句話。
從20世紀80年代一把榔頭、一張鐵皮的手工作坊,到目前1000多個品種、總產值160億元的鋼制家具產業集群,龐村鎮成長為“鋼制家具之都”,是河南省最大的鋼制家具出口基地。
新年伊始,總投資100億元的洛陽智能家居產業園項目開工建設。作為龐村鋼制家具轉型的“升級版”,將帶來哪些新變化?近日,記者深入企業進行探訪。
1、家具有了智慧腦、智能芯
走進洛陽花都家具集團展廳,“河南省瞪羚企業”“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河南省知識產權優勢企業”……榮譽墻上的一個個牌匾吸引了記者的目光。
作為龐村老牌的“鐵箱廠”,“花都”是行業內第一個開展外貿業務、參加廣交會的企業,產品也成功打進里約奧運會、米蘭世博會。讓“花都”常開不敗,靠的是創新。
“公司不斷加大研發投入,組建專業的研發、設計、制造、外貿、服務團隊,現在研發和銷售人員的數量,已經超過了工人數量。”洛陽花都家具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周旭光介紹,公司年銷售額突破2億元,安裝有智慧腦、智能芯的智能化產品數量已提升至40%以上。
像“花都”這樣,以科技賦能、智慧引領為目標的企業,在龐村并不少見。
龐村鎮黨委書記王丹介紹,該鎮現有24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71家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26家河南省創新型中小企業,擁有發明專利5個、實用新型及外觀設計專利1000余項、軟件著作權數百件。
2、定制化服務站上“風口”
“護士站”“導醫臺”“診斷室”等一應俱全,步入賽福德醫療科技展廳,如同走進一家迷你型醫院。
一家鋼制家具生產企業,已經成功轉型為“醫養家具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面對人口老齡化趨勢,公司聚焦醫養家具和不銹鋼器械,支持‘私人定制’,已服務200多家醫療、養老機構。從2019年起,銷售額連年翻番。”“90后”的賽福德總經理王鵬達對未來信心滿滿。
近兩年,洛陽漢服火爆出圈。洛陽永福電子科技公司瞄準市場需求,創新研發“異地還漢服快遞柜”。
“漢服沉浸式體驗游玩后,游客無須再返回原租賃店鋪歸還漢服,只需將服裝轉存至景區附近漢服柜即可。”公司負責人張國棟介紹,“這一貼心服務,讓漢服沉浸式的換裝體驗時間更充裕、場所更自由。”
3、工人變主播帶貨向“云”端
“鋼制家具是‘大塊頭’,不是快消品,根據直播平臺特點,我們針對性地推出書架柜等輕量化的家居產品,效果還不錯。”去年8月,“80后”許延龍從武漢返鄉創業。
工人變身帶貨主播,生產車間被改造成直播間,洛陽神都鐵匠派有限公司里“鋼制家具產業聚集地——源頭工廠”的條幅吸引到訪者拍照,也成為“云”端銷售的最大噱頭。
數據顯示,利用線上線下兩種模式,鋼制家具線下遍布全國8000多個網點,電商1000多家,線上銷售26億元,天貓、京東、拼多多等電商平臺上的鋼制家具產品,90%由伊濱的企業和人員負責,銷售份額占全國70%以上。
“伊濱鋼制家具,最大優勢是產業鏈完善,鋼制家具生產和配套企業600余家,直接從業人員4萬余人。”產品有辦公、民用、校用、醫用等9大類1000余個品種,形成了家具制造、車間設計安裝、軟件開發、設備生產、物流、電商等全產業鏈。
伊濱區管委會有關負責人介紹,目前正緊鑼密鼓施工的洛陽市智能家居產業園項目,建設有智能制造區、智慧科創區、智慧物流區、智慧展示展覽區、創新跨境電商中心,將推動全區鋼制家具向智能化、綠色化、集群化發展,加速形成中原地區智能家居產業創新基地和轉型引擎。
基于對市場環境變化的深刻洞察,A家家居始終緊跟時代步伐,積極擁抱科技變革,致力于將智能制造理念融入企業發展的各個環節。未來,A家家居將繼續以科技創新為引擎,推動企業持續、健康、快速發展,為人們帶來更多高品質的家居產品和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