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2018年,家具行業有六個值得關注的新現象:
現象一:“網紅經濟”營銷 案例:靚家居“達人”逛店
2018年10月~11月,靚家居頻頻與本地自媒體達人和當紅博主KOL(關鍵意見領袖),通過直播逛店或產品測評的模式進行引流。用線上直播的方式,主播帶領著觀眾在門店逛樣板間、試用家具、看智能家居等,還能查看真實工地,實地了解施工中的細節。
據靚家居統計,逛店直播達到近200萬總閱讀量,而工地直播每場的直播觀看量都能打造100萬以上。推出此方式是為了改變傳統家裝枯燥、過程繁復的弊端,拉近企業與消費者之間的距離,提升消費者親身參與度,更加接“地氣”。在直播過程中,靚家居會提供專屬優惠,帶來高性價比產品,一方面提高客戶轉化率,另一方面增加了客戶黏度。
現象二:IP引流 案例:全友家居傍《延禧攻略》
《延禧攻略》可以說是2018年最火熱的電視劇了,9月全友家居在“沙發藝術展”上結合劇中娘娘們的性格,打造了六大主題客廳。其中嫻妃客廳結合她雙面的性格,藍色沙發展現溫婉可人的性格、大幅深宮海報彰顯嫻妃女王野心;而令妃客廳結合其機敏的性格,選用了藍色基調、增加了粉紫和白色,在靈動之余增添了一抹純真與沉穩。
據了解,全友家居此次聯合《延禧攻略》,以沙發為載體,傳遞沙發舒適感受、色彩搭配與經典設計的個性化,提倡消費者注重沙發的選擇與搭配。并通過多元營銷塑造品牌形象,提升產品制造標準助力品質生活。
現象三:莫蘭迪色系 案例:科凡家居2019第一季新品
2018年12月9日,科凡家居發布了2019年第一季“色繪主義”新品,融合最近十分熱門的“莫蘭迪色系”,如青澀粉、銀月灰、赤墨紅、煙雨綠、太湖藍等,此色系有著飽和度不高的特點,可以營造出柔和、從容、輕盈家居感,呈現一場“色繪主義”視覺盛宴,增強科凡和設計的聯想。
其實設計一直是科凡的鮮明標簽,新品玩轉色彩配搭,滿足市場熱門標簽,讓“色彩+收納”的科凡品牌設計特色更加直觀呈現。
現象四:裝配式家裝 案例:宅可麗內裝工業化4.0
2018年9月,宅可麗推進了建筑內裝工業化4.0項目,工業化裝修4.0應用于家裝全產業鏈,遵循統一的技術工藝標準。通過管理系統平臺,前端根據需求進行個性化的產品設計,后端根據產品數據進行生產并安裝。將家居產品進行精細化工業化生產。從設計鏈、制造鏈、供應鏈到服務鏈的全程智能管理鏈,為客戶提供個性化的可追溯的全程服務。
據悉,宅可麗一直打造裝配式住宅工藝、工法的核心智庫,以先進的裝配式住宅型架構體系及邏輯,賦能推進建筑內裝工業化。通過整合中國建筑設計院CSP建筑產品研發生產基地多年來對內裝工業化的研究成果,將家居產品進行精細化工業化生產,致力于在家裝行業實現“修裝房子就像組裝車子一樣簡單”。
現象五:新零售 案例:盒馬鮮生開進居然之家引流
2018年8月,盒馬生鮮與居然之家北二環店正式簽約,該門店是居然之家與盒馬合作落地的第一家店,面積超過4300平方米,店內共計擁有7000余種產品。據介紹,該門店7月28日開始試營業,首日成交量便突破50萬元。
盒馬生鮮入駐北二環店是居然之家由大家居向大消費者轉型的落地,未來還將實現兒童教育、健身美容等多個業態組合。盒馬鮮生和居然之家的合作是在一定程度上滿足部分用戶對“美食”和購物的雙重需求,為消費者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與需求提供了一種解決方案。
現象六:爭智能家居風口 案例:小米與宜家“牽手”
2018年11月28日,小米與宜家公布將于智能照明設備上達成戰略合作。據悉,此為兩家的首次合作。宜家是家居行業的巨頭,但也是智能化發展的滯后者。而小米是IoT智能生態鏈的領軍者,卻缺乏宜家的全球影響力。兩家的短板互為對方的長處,“牽手”可以補齊雙方短板。
其實,小米與宜家合作,最明顯的意圖還是進軍智能家居市場,搶占市場份額。宜家早在三年前就已布局智能家居,但是收效甚微。此外,競爭對手居然之家與紅星美凱龍分別與阿里以及騰訊展開合作,搶占智能家居市場。此情況下,宜家選擇與小米合作,可以借力小米的智能技術、彌補智能硬件缺失,進軍智能家居市場。
來源:信息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