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年初,我們都對未來一年的家具行業作一些前瞻性的分析,一些預測。今年的預測來得晚了一些,但是還是不會缺席。
1、全新經濟圖景
2019年2月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人均GDP達9732美元,比2017年的8836美元增長了10.1%,已接近1萬美元的門檻。
統計顯示,2019年前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697798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6.2%。預計2019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將接近100萬億元人民幣、人均將邁上1萬美元的臺階。
人均GDP 1萬美元,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門檻。很多發展中國家都是在跨過這一門檻后,快速進入發達國家行列的。
中國經濟與很多規模較小的經濟體不同的是,中國在人均收入達到1萬美元之后,還有很廣闊的發展空間。比如5G的建設,高速鐵路的持續建設,一二線城市住房需求依舊旺盛,人均汽車擁有量與發達國家有較大差距,城鎮化水平有待提高,人工智能,等等。
由于中國在世界上擁有著超強的貿易能力,中國的商品在全世界有著巨大的交易量,以及進一步發展的潛力。盡管遭到一些國家的打壓,但是廣大的非洲市場、東南亞國家市場、一帶一路國家市場,都有待開發。
中國仍然有著巨大的國內與國際發展空間。這些新市場的開拓,將有助于中國經濟達到人均GDP 3萬美元這個發達國家的最低水平線,從而擺脫中等收入陷阱。
世界上很多達到人均1萬美元產值的國家之所以徘徊不前,與它們的原有發展模式走到盡頭,新的發展模式未能建立有關。而中國國內市場的自我競爭極其劇烈,形勢比人強,逼迫企業進行全新自我改造,獲得新的生存機會。由此而產生的發展模式的自我革新,大概就是中國市場上生存著的企業的最強競爭力,也是中國的最強競爭力所在。
2、關鍵詞不再是“速度”
從宏觀上看,經濟發展空間依然廣闊,但是從家具業的微觀經濟環境看,競爭之激烈程度有增無減。
2019年家具業最重要的現象是最具活力的家具板塊減速運行。這與去年初我們預計的基本吻合。
由于勞動力人口多年來的持續下降,尤其是2018年首次迎來人口高峰期出生的女性勞動人口的退休高峰,我們預計家具業一定會減速,從而提出了2019年既有發展的機遇,亦有陷阱的觀點。盡管實際的降速比我們預計的晚來了三個季度,但是無論如何,它還是真真切切地來了。
既然因為勞動人口下降導致的經濟減速理論成立,那么,未來十幾年中,高速增長將很難再依賴于市場的主力消費人口總量獲得。
如果不能在發展質量上有所彌補,正常情況下,舊模式的經營一定會不斷加速下滑。
3、品牌打造是關鍵
如何彌補勞動人口下降帶來的消費數量的減少?
答案是通過品牌打造,提升品牌價值,獲得營收增量。
2019年優質家具其實是處在漲價的通道上。盡管漲價,消費者還是欣然接受。社會的大環境是人工成本、材料成本、生產環境成本都在上漲,家具的漲價當然是可以接受的。
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消費者接受家具漲價,導致家具業出現產量微幅增長而利潤大幅增長的現象。
據中國輕工業信息中心的數據,2019年1-11月,全國家具制造業產量80507.9萬件,同比增長0.2%。11月當月,全國家具制造業產量7946.0萬件,同比下降3.6%。
而效益方面,2019年1-11月,全國家具制造業營業收入6330.7億元,同比增長4.3%;利潤總額397.8億元,同比增長18.2%。
這一組數據可以解讀為:消費者是有能力為較高的家具價格進行支付的。未來,漲價的宏觀合理性可能慢慢減弱甚至消失,而唯一可以長期存在的漲價理由就是品牌的影響力、美譽度。
4、銷售為王
中國家具業的一個相當有趣的現象是:除了一些志在品牌建設的工廠以外,眾多家具工廠只需要負責生產,而銷售環節基本上都可以委托給獨立銷售商。
有些工廠不但不給銷售商幫忙,反而會施加各種壓力,有些還出難題。
這種家具工廠只負責生產,銷售環節的投資風險、銷售培訓、售后服務全部由銷售商負責的好日子,有可能慢慢成為過往。
家具公司應該主要負責設計與銷售,生產其實是可以外包的。
在中國家具業,實力最強的是家具工廠。但是近些年,只會生產的家具工廠不斷遭到重創,那些將生產與銷售、設計都拿得起、放得下的企業,才能好好活著。
未來,會不會出現一些專事生產的工廠呢?當然這些工廠的地位會相對弱勢,要聽命于負責銷售與設計的家具品牌公司,利潤也會相對微薄。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銷售為王。會銷售的企業才會獲得產業鏈上的鉆石,其它環節的利潤相對微薄。此類情景還沒有在中國家具業出現,而這樣的情景遲早會出現。
已經有了一些主攻銷售的企業結出了一定的成果,未來這一類企業的發展空間最為廣闊。
從發展中國家到發達國家,2020年是關鍵之年。家具業的模式改變,是市場的倒逼,是消費者的呼喚,也是產業鏈重塑的必然。
誰最先覺醒,誰就能獲利。(來源:第一家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