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年不太平,開年,黑天鵝事件——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令經濟運轉幾近停擺。
封城、封村、封路、在家隔離、復工延后十多天,街道上空空蕩蕩,線下實體企業幾乎都歇業了。
對于家具人,面臨的現狀:一是開工時間大多延遲到2月10日,數百萬家具從業人員在家待業;二是2月1日凌晨,WHO將新型肺炎疫情列為國際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這對于家具出口的影響將不言而喻。
在2019年家具業增速放緩的大背景下,2020年家具業形勢本來就不樂觀,開年的疫情令家具業雪上加霜。
硬“扛”,已成為家具人的普遍姿勢,一季度業績不景氣、二季度業績受影響已是注定之事。
1、巨頭在行動
疫情之下,巨頭們紛紛作出工作調整。
展會方面,東莞家具展、廣州家具展、深圳家具展、建博會等重量級春季展會紛紛延后,具體舉辦日期尚不確定。
這些重量級展會的改期,將會擠壓其它影響力相對較小展會的舉辦時間和空間,不出意外的話,向來相對比較穩固、時間上相對都會錯開的家具展會,今年將會出現一些大的變化,展會強者恒強的馬太效應將會更加明顯,一些小的展會可能會悄悄停辦及消失。
抗風險性強、受行業波動影響較小的的家具展會業,在新冠疫情這樣的突發事件面前,會出現怎樣的長期變化,值得觀察。
一向只見漲租、強勢的家具賣場,這次顯示了大格局。從紅星美凱龍免租金一個月開始,包括簡愛家居在內的各大家具賣場紛紛對商戶免租共渡疫情難關。
賣場此舉,獲得不少家具人乃至消費者點贊,有人說賣場免租應該是中國家具歷史上的第一次,具有標志性的意義,顯示了賣場巨頭在面對廣大經銷商的態度上有了改變。
一些大型品牌企業紛紛出力戰疫情。如歐派、索菲亞、尚品宅配、維意定制、喜臨門、夢百合、慕思、顧家、全友、敏華控股、華盛家具、絲漣床墊紛紛出資、捐物。疫情獻愛心單上,家居企業的名字還在增多。
對于多行業品牌、少消費者品牌的家具業來說,這些品牌企業的積極舉措不僅會吸引一大波消費者粉絲,也會讓整個家具行業的社會能見度提升,令其它的行業尊敬。
2、中小企業之痛
新聞所見,品牌企業的愛心善舉;新聞所不見,不少中小家具工廠生存之異常艱難。
在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面前,不論是大型品牌家具企業,還是中小家具企業都會覺得很困難,區別就在于有的企業還能熬一熬,有的企業可能熬不過去,面臨倒閉的困境。
“以前只要有訂單,就能勉強生存。現在是延遲開工,工人回不來,就算有訂單也很難生存了。”對于大多數中小家具企業老板,尤其是湖北籍員工眾多的家具老板,焦灼是疫情之下共同的情緒。
復工延后的十多天里,廠房租金、水電、銀行貸款、工人待業期間的工資、社保成本等等都是不小的開支,現金流異常緊張。即便是正常復工后,預防疫情的一系列動作,如防疫常識培訓、員工EAP建設、招工等,對于小工廠來說,都是沉重負擔與難題,其硬扛的實力顯然不如大企業。
家具制造業作為勞動密集型的行業,千千萬萬的家具企業為大量的普通勞動者提供了就業崗位,他們的生存將會直接影響一個個具體的普通家庭。
從當前的輿論看,有關部門已經注意到了疫情對中小企業的實質性影響,正在采取一些救助措施,新的措施也可能陸續頒布。但是真正解決問題,還得靠企業自己。
武漢疫情給所有的人都上了重要的一課,那就是無論何時,都應考慮突發事件的影響。樂不忘憂,順境時常思逆境,儲備實力,隨時因應不時之需。
疫情終會過去,但困難就在當下,能否渡過,既是對企業實力的驗證,也考驗企業的信心、凝聚力與應變能力。(來源:第一家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