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贛州市南康區以其龐大的家具產業,每天吸引著成千上萬的家具消費者到此“淘寶”。產業背后,是多達40萬人的產業工人群體。
近年來,盡管南康家具行業競爭日趨激烈,但返回創業就業,從事家具行業的人卻并未減少。近日,《工人日報》記者走訪南康家具城,走近多位“南康家具人”。
在粵務工10年返城創業
5月16日下午1點,江西贛州市南康區一家具城內顧客不多,邱家柏和妻子陳茂華這才抽出時間吃午飯。白米飯配蘿卜干,偶爾加份湯,就是夫妻倆每天中午的伙食。“吃完還要趕緊去送一批貨,客戶要得急。”邱家柏胡亂扒了一口飯,告訴記者。
邱家柏是南康家茂木業的老板,從事家具銷售已經10年。上世紀90年代,農村出身的邱家柏像當時許多年輕人一樣,離開老家外出打工。在廣東10多年,邱家柏結婚生子,考慮到無法照顧家中老人,邱家柏決定回來。
2008年,夫妻倆辭去工作,回到了老家南康,但要做什么,夫妻倆心里卻沒底。“我們的想法很簡單,就是想有活干、有錢賺,不想在外面。”當時正值南康家具行業發展迅速,邱家柏和妻子一合計,決定也做家具。向親朋好友借了些錢后,夫妻倆開了一間數十平方米的小作坊,專門做床板。
“我們入行的時機很好,當時政府對家具行業的扶持力度大。”市場環境好,再加上南康物流發達,夫妻倆勤懇幾年下來,小作坊取得了不錯的經濟效益。
積攢了資金后,邱家柏開始擴大規模。2014年,兩人租了間上百平方米的廠房,請了十來個工人,在家具城租了一間門店,自產自銷。“當初做這個選擇也害怕,投入這么多錢和精力。不過做什么都要承擔風險。”
家具的銷售旺季一般在11~12月,如今,除了床板,夫妻倆的工廠還生產母嬰床。去年12月,邱家柏的門店銷售收入達到了100萬元左右。“現在南康家具行業競爭越來越大,門店、廠房租金成本也越來越高,但家具價格卻沒有上調多少。”邱家柏表示擔憂,在市場壓力變大的情況下,他正考慮轉變自產自銷的模式,放棄生產環節,代銷品牌廠家家具,“這樣可以降低成本,減少風險”。
因熱愛木雕發展紅木家具
近兩年來,盡管南康家具行業競爭越來越激烈,但在江西黃金尺寸家具有限公司總經理劉春華看來,這是挑戰,更是機遇。“我覺得是好事,市場達到一定規模后,必然要從追求數量向追求質量轉變,一個求‘精’的市場才能走得更長遠,也更規范。”
今年39歲的劉春華,和木頭已經有23年的“交情”。“我父親是幾十年的老木工,我16歲就跟著他學手藝,經常在各個村之間跑。”彼時,還年輕的劉春華對木頭并沒有什么好感,甚至有些討厭。兩年后去福建學根雕,才開始發現木頭的魅力。“雕刻是藝術,立體雕刻、榫卯結構,這些都是我國的傳統文化。而且,根雕能磨練性格、耐力以及提高審美。”
學成后的劉春華并沒有直接進入家具行業,而是做起了超市庫管、貨車司機等工作。直到2006年,偶然的一次機會,劉春華接觸到了家具行業,才重拾“老本行”,在南康做起了根雕、木雕批發。
2006年,也是南康家具行業的爆發期。“那時很多在外地打工的夫妻,存了些錢后,回到南康以小作坊的形式做家具,產品安裝、打包、送貨等都由自己完成。”觀望幾年后,2013年,劉春華正式投資500萬元,與朋友合伙開了一家家具廠。
作為吉安市泰和縣人,將公司扎根在南康,并選擇做紅木家具,劉春華有自己的考量:南康家具行業的市場、政策具有優勢,政府在企業貸款、人才等方面都給予支持,包括物流建設也很完善。而紅木家具和根雕有共通之處,可以傳承傳統文化。
如今,在南康區泓泰家具市場E區2棟紅木家具城4樓,劉春華布置了5000平方米的大型展廳。2018年,公司共賣出1000余套家具。“現在市場競爭大,很多企業都在求新、求變,包括引進先進技術、工藝和設備,甚至去國外‘海淘’材料。我們現在也在轉變,追求品質第一,養精蓄銳等待厚積薄發。”
工會組織助推轉型
目前,大量外出務工人員返回南康創業就業是贛州市家具產業發展的一大特色。據了解,如今南康已有40萬產業工人從事家具行業,注冊企業近7500家,其中70%左右建有工會組織。
“從業人群中,60后約占20%,大多已經或即將退下來,由子女、徒弟接班。所以南康的家具產業從業人員以70后和80后為主力軍,約占70%,剩下10%左右是90后。”南康區家具協會會長劉維平介紹,80后和90后表現出來的創新和營銷能力都較上一輩強,積極拓展網絡平臺營銷。劉維平認為,這和年輕群體的學歷、思維方式等都有關系。此外,外來企業和本地企業在政策方面享受同等對待,眾多“外來者”紛紛前來。目前,南康區家具行業從業人員有近40%來自外省。
面對南康區家具行業競爭壓力日趨激烈的情況,劉維平告訴記者,不少企業已在尋求轉型。“從大城市返回南康創業、就業的人一般環保意識都較強,也引領南康家具行業向環保方向發展。”對此,劉維平解釋道,傳統家具生產過程會產生油漆污染,影響周圍的空氣、地下水和土壤。現在已有企業開始嘗試使用環保油漆,這也意味著成本投入變大。
“在家具行業轉型發展關鍵期,工會組織更應發揮作用,助推家具企業轉型。”南康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區總工會主席賴劍鳴表示,家具產業轉型的核心內容在于思維創新、政策創新。工會組織要站在時代發展的高度,推動家具產業工人思維模式由傳統維持型向現代開放型轉變,推動家具企業發展模式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