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當下生意難做,在每個行業都不例外。
生意難做的感受,來自兩個方面,一是前些年市場需求相對比較旺盛,坐在店里都能賺錢,生意相對以往寡淡很多,賺的錢沒以往多,就會感覺生意難做;二是現在的渠道更豐富了,信息透明了,利潤也透明變薄了,生意難做就可想而知了。
在家居建材行業,生意難做的感受,同樣來自這兩方面。比如,對于零售門店來說,前些年如果交房集中,裝修集中,市場需求量就會集中釋放,訂單較多,生意自然好做;而現在市場周邊的小區裝修差不多了,整個城市的建材市場增多,輻射范圍就那么點,需求量少了,生意難做就成常態了。而現在裝修的方式又發生了很大改變,精裝房增多、裝修公司整裝增多,對于傳統家居建材商來說,客戶被大量攔截,成交的機會已經大大減少。
最近,一位經營家居建材多年的經銷商表示,這一年多來,越來越對生意和前景感到迷茫,甚至絕望。該經銷商稱,自己多年經營的門店、批發、工程渠道都飽受各種沖擊。門店進店人數越來越少,成交的機會越來越難;分銷渠道這些年經過工廠的不斷渠道下沉,地盤越來越小,分銷商也閃得快;工程渠道則深陷款難收的困局。在自己主營的渠道不斷萎縮的情況下,又不斷遭遇現金流緊張,甚至有斷裂的風險,每天的日子過得心驚膽戰、壓力山大。
這樣的經銷商面臨“崩盤”的危機,收入變少了、支出卻沒變少,在沒有充裕現金的情況下,換品牌、換行業幾乎不可能。這種極端的經營狀況,對經銷商來說,生存都不容易,更談不上發展了。
對于家居建材行業來說,很多經銷商都是靠此養家糊口,感嘆生意難做,是賺得變少了。畢竟,每一個經銷商背后,都是嗷嗷待哺的一家子。如果長期支出大于收入,那就早晚都要關門。
但是,都說生意難做,更多的是個人感受。每個市場,總有一些人在別人都喊苦的時候,選擇逆勢而上。一些經營良好的家居經銷商,往往在當地會開7、8家門店,有專門的家裝公司、分銷渠道、小區拓展等團隊,一年幾千萬上億的營收。這些被稱為“大商”、“牛商”的經銷商,往往在當地深耕多年,能夠適時抓住各種機會來不斷發展壯大。同時,對于人力資源儲備、渠道資源維護、現金流管理等,都有自己獨到之處。
這,是殘酷的現實對比,現在不光是家居建材行業,每個行業都這樣。在充分市場競爭的環境中,強者憑借資金、渠道、人力、物力等變得越來越強,處于各方面劣勢的競爭主體,生存空間則會越來越被擠壓,直至被殘酷的市場淘汰。
所以,對每個家居建材經銷商來說,不要再抱怨生意有多么難做了。與其多抱怨,還不如想辦法來尋思如何改變現狀,結合自己的情況,是做好店面生意,還是跑小區或者與裝修師傅合作。只有先活下來,才能圖發展,也才能不被現實所淘汰。(來源:簡象家居)